今年以来,不少车企纷纷推出智能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已有20多家车企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一时间,“智驾”加速向我们驶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
记者来到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这个有着60年历史的研究院,一直以来为汽车提供各种各样的权威检测服务。而现在,“智驾”正为这个传统检测机构带来创新与改变。
总台央视记者 罗宏进:这里是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无线通信测试实验室。一走进实验室,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上万个锥形体,它们看起来很尖锐,但一摸起来却是软软的。其实这些“温柔的小刺头”都是用来吸收电磁波的特殊材料,这是为了保障实验的精准性。

必一运动官网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整车天线OTA实验室负责人 周丽铃:这里是我们的一个探头,然后配我们的转台,探头发射信号,然后转台接收信号,这样的话就可以测汽车的接收性能,那它们互换一下就可以测汽车的一个发射的性能。
必一运动官网
专家介绍,这个测试主要针对车辆的无线G、导航定位、蓝牙钥匙、车路协同等。这个创新实验室投入使用不久,测试任务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覆盖了近百种车型。


总台央视记者 罗宏进:来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整车光环境实验室,我们可以看到,我身后有两台能够360°移动的光源,它可以模拟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不同时刻的光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车上摄像头的数量明显增加,就好比人的眼睛一样,要给它们进行精准的检测。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智能座舱测评技术专家 徐维:这个仿生机器人可以去模拟驾驶员的一些手势动作,同时可以模拟我们眨眼睛、微笑等一些微表情,从而快速去检测我们驾驶员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家门口的世界测试场”,可以模拟全球80个国家255个运营商的网络制式,汽车不用出国就能完成海外路测,大幅减少测试周期和成本。
记者来到了重庆的这家为智能驾驶做传感器配套的企业,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传感器配置以基础功能为主,单车平均搭载4到5颗超声波雷达和2到3颗摄像头,到了2025年,相关的配置、数量都会大幅跃升,单车超声波雷达用量将激增3到4倍,摄像头数量更是预计达到10到15颗,实现4到5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