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正在深度重塑着当代人的生活逻辑与日常节奏,扫拖机器人、洗碗机、炒菜机、垃圾处理器等智能设备,通过全屋智能系统联动,形成覆盖生活场景的便捷网络。
根据国家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显示,居民每天在家务劳动上花费的时间已降至1小时59分钟,较2018年减少了整整28分钟。这一变化背后,是智能家电对家务场景的深度渗透。
从不同年龄段看,18-25岁群体受居住空间、预算限制,智能家电使用率相对较低,尤其清洁自动化设备使用率仅39.52%,多处于“尝试+精简”阶段。
26-35岁群体需求显著升级,在安防监控、清洁自动化、环境维护等领域使用率明显上升。31-35岁人群安防类设备使用率达66.59%,呈现“功能多样化、使用成熟化”特征。
必一运动
从家务类型看,“高频低成就感”的劳动最易被“外包”。洗衣洗鞋(64.15%)成为最多被机器或服务替代的家务,其次是保洁打扫(51.57%)、收纳整理(49.71%)和做饭/送菜(48.92%)。这些耗体力或耗时环节,正越来越多地通过智能设备或付费服务实现“省心化”。
根据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决策引擎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中国智能家电全量企业达69.5万家,涵盖1961家上市企业、1.02万家专精特新企业、3.2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及2.8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区域层面,北京市在省级智能家电产业竞争力中排名第一,聚集2万家企业,包括168家上市企业、651家专精特新企业,凸显产业集聚效应。
此外,市场规模与结构持续优化。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约为7560亿元,同比增长3%,预计2025年增至7938亿元。全球市场规模达530.4亿美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7.4%。
另据国际数据机构的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1亿台,同比增长7.8%。这些便捷、智慧的智能家电,正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新宠”。
细分品类中,2024年智能冰箱/洗衣机市场占比最高(24.6%),其次是智能厨卫电器(23.0%)、智能空调(21.6%)。
值得关注的是,龙头企业表现突出,美的、海尔智家、格力2024年营业收入均超2000亿元;华为鸿蒙系统连接设备超2亿台,其分布式技术使设备响应速度提升40%。
在细分领域,科沃斯、石头科技等表现突出,云鲸智能通过LDS激光导航技术,在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9%跃升至18%。
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家电出口额达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0%),海外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其中,出口印度263亿美元、俄罗斯170亿美元、沙特阿拉伯76亿美元,展现出了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2024年,“以旧换新” 等“国补” 政策实施后,家电市场呈现阶段性爆发:线下市场在政策试水期、蓄力稳定期、国庆爆发期增速逐步攀升,最高达86.2%,线上市场则在“双11” 前后迎来增长高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9-12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月度同比增幅均超20%。全年3600多万消费者通过补贴购买超6000万台家电,带动销售额超2600亿元。
政策推动下,2024年,7000多万台(件)绿色智能家电进入家庭,以旧换新的8大类产品中一级能效占比超90%;20多个省份将净水器、洗碗机等纳入补贴,满足个性化需求。
这一趋势也推动市场结构升级。2024年,空调、冰箱等均价提升,彩电行业甚至出现“量跌额升”——零售量微降1.8%,零售额增长15.7%,反映消费向高品质、智能化转型。
据摩澜数智发布的《智能家电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为530.4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内,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17.4%。
技术迭代正推动行业向更深层次发展。AI算法、传感器技术、通信协议的升级,将使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率提升至90%,环境感知更精准。
在大模型驱动下,2024年智能WiFi空调线%,线%,智能语音挂机销量同比增幅超60%。
机构预测,行业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到2030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认为,家电行业在进入万物拟人化时代,家务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消费品、扫地机与AI陪伴机器人等融合品类,在渗透率提升与产品升级中值得关注。
从“解放双手” 到“场景共生”,智能家电正从工具向生活生态的核心组件演进。这种由智能家电构建的生活场景,不仅将人们从重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催生了一种 阶段性躺平 的新常态。
当技术逐渐消解生活中的 “必要麻烦,当代人得以在高效与松弛之间找到新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智能时代赋予日常生活的全新注解。
源新京报、中商情报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洛图科技观研、Mordor Intelligence、中商情报网、厚德供应链策略研究院、每日经济新闻
必一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