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机器人火爆,入职了一家机器人初创公司。整个公司就20个人,4月还剩下6个人,5月就迎来了解散。年初账上还有150多万,现在只剩12万了。
机器人行业基本都是噱头,3个月公司没有成交一单,后面资金困难就开始裁员,5月份老板经过调研和深思熟虑后决定关闭公司。机器人行业还未到大面积市场应用阶段,除了大公司资金强能坚持下来外,小公司都在陆续倒闭了。
资本市场炒作得很厉害,但是日本研究了几十年的机器人,我们用了几年的时间,难道就能赶上?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浪潮。有网友直言,老板是不是天线万就想做人形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还差不多,全部零部件都现成的,老板又有客户,那么还可以搞搞。
有网友分析,这玩意只是资本套路,几乎都是玩具。除了那些工业机械臂之类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其他的都只是个玩具,甚至叫玩具都不行,因为太贵。
3月31日,有消息称,达闼广州分公司大门紧闭,水电供应中断。证券时报记者实探达闼位于上海闵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发现,展厅同样大门紧闭。园区招商人员透露,去年12月,达闼已搬走。
“我们仍在正常运营。”达闼官方电话接线员在回应记者时表示,但他同事证实广州办公室与上海基地展厅已“人去楼空”。
值得关注的是,达闼机器人最近一次融资是2023年的C轮融资,该轮完成交割的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由广州政府投资平台知识城集团和上海国资平台上海国盛集团联合领投,水木春锦资本跟投。
C轮后,达闼估值一度达到223亿元,甚至成为了当时国内估值最高的机器人独角兽企业。IT桔子2024年5月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机器人赛道投融资报告》显示,达闼估值达到30.77亿美元(约223亿元),领衔中国机器人行业独角兽,远超第二名20.8亿美元的估值
而就在2024 年,机器人行业的风云变幻令人始料未及。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不完全统计,2024年,因市场的惨烈“厮杀”、技术瓶颈难以突破、市场需求判断失误、再加之资金链断裂给予致命一击,已有超10家机器人企业黯然退场。
必一运动
2025年5月10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作为曾在上海创业的青年代表做主旨演讲。
必一运动
他在演讲中透露,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和国家政策关注,目前包括宇树在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发展都处于良好状态,“很多企业订单都爆掉了。”
不得不说,这两年人形机器人爆火,资本扎堆进入这个赛道。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我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超19万家,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而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7万家。
一窝蜂过后又是一片狼籍的景象再现,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从当前种种迹象来看,机器人领域的大浪淘沙的序幕,已经拉开。到底会有哪些企业会开疆拓土,笑到最后,目前还是未知数。但显而易见的是,除了自身的研发核心竞争力,还必须紧贴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只有保持可持续充足的订单,才是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英媒:特朗普访英行程可能被“刻意”安排在9月中旬,以便英方有理由不为其安排议会演讲
稳字当头的领航辅助 拒绝油腻感的奥迪Q6L Sportback e-tron试车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速看】2025年中小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暑期高级研修班(语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