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分别中标中移(杭州)人形机器人服务采购项目。
本次中标总金额为1.2405亿元,其中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7800万,中标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4605万,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这是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截止目前企业订单中最大的一笔,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式开始落地B端(企业端)。
智元机器人是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成立于2023年2月,由前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联合多位行业专家创立,致力于通过“AI+机器人”融合创新打造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及生态。
智元构建了“本体+AI”全栈能力,包括自研PowerFlow关节模组、微牛级触觉感知的灵巧手、以及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的类人感知系统。今年3月发布的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整合多模态大模型,支持小样本快速泛化和跨本体部署,显著降低具身智能应用门槛。
远征系列:主打工业场景,如远征A2-W轮式机器人可实现单班800箱搬运任务,支持动态避障与多模态感知,适用于汽车制造、物流转运等。
必一运动
灵犀系列:聚焦交互服务,如灵犀X2身高1.3米,具备25-31个自由度,搭载情感计算引擎,可模拟点头、摇头等拟人化动作,适用于文娱表演、家庭陪伴等。
精灵系列:面向数据采集与科研教育,经过特调后可兼具自主巡检和应急操作,独立完成环境监测、资产盘点等,适用于通信机房、数据中心、配电房等市内场景巡检工作。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由90后技术派王兴兴创立,专注于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已累计申请专利200余项,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截止2024年,其四足机器人(主要是机器狗)年销量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75%的份额,碾压原本的行业垄断者波士顿动力。
宇树科技自研高扭矩密度电机,扭矩密度可达45nm/kg同时利用碳纤维和铝合金复合结构,成功实现机器人的轻量化设计,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100%,但成本只有国际竞品的五分之一。
宇树科技独创的“太极3.0”运动算法,支持复杂地形自主导航及高动态动作(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拳击表演、鲤鱼打挺等),响应时间仅8ms。
四足机器人:像消费级的Go系列,售价1600美元,适配教育和娱乐,曾在冬奥会开幕式上亮相;工业级的B2-W系列,付在可达20kg,速度6m/s,可应用于电力巡检和煤矿救援等。
人形机器人:像大家熟悉的在今年春晚亮相的H1,身高1.8米,奔跑速度3.3m/s,售价65万;在3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中亮相,表演“李小龙式”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的G1机器人,售价9.9万,创行业价格最低。
本次中国移动对两家龙头企业的采购,相当于打开了机器人进入企业工厂的第一步,未来,也势必会有更多危险复杂的岗位被人形机器人取代,以及开始慢慢进入C端家庭生活,那个时候,才是行业规模放量的阶段。
根据国新办官方,7月15日将举办“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了部分民营企业家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出席人员名单里,就包含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