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目前服务机器人可分为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两大种类。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包括家政机器人、休闲娱乐机器人以及助老助残机器人,而专 业机器人则包括物流机器人、防护机器人、场地机器人、商业服务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疫情冲击、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202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5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5.24%,2019至2023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1.16%。
必一运动官网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全球及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未来的产品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设计「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服务机器人是技术驱动型行业,其性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是产品大规模推广的先决技术条件。随着技术的进步,服务机器人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速达27.7%,2019至2023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2.4%。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医疗、公共服务等需求领域的不断拓展,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新兴应用场景的拓展,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产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783.33万套,较上年增长21.3%。随着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落地加速,预计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将达到950.15万套。
必一运动官网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未来,高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AI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使得机器人具备更高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从而提升其在复杂场景下的应用能力。
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将更加灵活与可定制化。通过增强机器人的可编程性,用户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和功能拓展,使得机器人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更具针对性和价值。
提升人机交互的自然度和便捷性是服务机器人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未来的产品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设计,通过AI情感识别、语音助手等技术,提供更人性化的人机交流方式,增强用户满意度与信任感。
随着机器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日益重要,确保其操作的安全性和遵守规范成为必需关注的问题。未来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将更加注重隐私保护、算法公正性及安全性设计,以构建一个更健康、可持续的科技生态环境。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