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盛会,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深耕机器人行业20 余年的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川机器人”),不仅将携全矩阵产品(人形机器人T1 Pro、T1 Ultra、复合机器人CW1、CW2、超轻量机械臂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谐波减速机和超轻量一体化关节)亮相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更以科创板 IPO 辅导启动为契机,展现出硬科技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
2025 WRC上,川机器人携全矩阵产品重磅亮相,其中人形机器人新品 T1 Ultra 成为焦点。它并非明星产品T1 Pro(71自由度,拟人化标杆)的简单“减法”,而是一次面向工业实用性的战略“升级”。
T1 Ultra身高167cm,体重58kg,拥有32个自由度。其中,髋关节和膝关节扭矩达到360Nm,踝关节扭矩为80Nm。这些参数并非孤立的数字其协同设计指向明确目标:在保留类人形态优势的基础上,强化动力输出、运动稳定性与抗冲击能力。这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业制造、物流搬运等对力量和稳定性要求更高的场景。
T1 Ultra的推出,标志着川机器人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迈进,丰富了其覆盖不同需求层次的产品矩阵。
继2025WAIC后,CW1/CW2复合机器人再度成为川机器人展台亮点。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与Cobot(协作机械臂)的传统边界,融合二者优势,创造出真正的“柔性生产单元”。
Bsports必一体育
双臂可独立或协同作业,结合自主导航移动平台,实现空间自由度的跃升。集成语音交互、精准拾音、智能抓取与定位功能。这种高度集成与灵活性,使其在复杂工厂环境(跨工位物料配送、柔性装配线)、智能仓储(动态拣选、跨区搬运)、商业服务(酒店配送、餐厅传菜)乃至未来家庭服务等多元场景中展现出颠覆性潜力,为“无人化”和“柔性化”生产提供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在机器人行业“单点突破易,系统闭环难”的普遍困境下,川机器人的核心护城河在于其“核心部件→整机→场景”的全栈式技术布局与生态构建。
谐波减速机具有高传动比、高精度、高承载能力等优点,能够为机器人的关节提供稳定而强劲的动力输出,是整机性能与供应链安全的基石。
据公开资料显示,川机器人谐波减速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名,就国产品牌而言,川机器人为前三名。
此外,川机器人在业内创新性的设计出了超轻量级一体化关节,关节主体具有IP54防护等级(特殊定制机型防护等级可达到IP67),尺寸及重量均达到普通同规格一体化关节的1/2及以下,可大幅降低协作机器人的尺寸及本体重量。
川机器人构建了“零部件技术反哺整机性能,整机需求牵引部件迭代”的强耦合研发与生产体系。这种技术自主化、供应链可控化、研发协同化的闭环生态,使公司在响应市场变化速度、优化成本结构、保障产品一致性与迭代效率上,建立起显著的非对称优势。
川机器人的竞争优势并非一日之功,而是20 余年研发沉淀、政策支持与资本赋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发硬实力:公司组建了由行业资深专家和技术精英构成的团队,累计获得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超150 项,在运动控制算法、精密制造工艺(如谐波减速机、超轻关节)等领域形成深厚积累。
政策强支撑:川机器人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入选2024四川省首批“60+10”个标志性产品(60个标志性产品+10个未来产品)予以培育推进,同时被确立为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获得地方重点培育与资源倾斜。
资本新动能:2025年7月正式启动科创板IPO辅导,为其加速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注入关键推力,开启发展新篇章。
当行业热议融资与估值时,川机器人在WRC 2025的展示超越了单一产品的炫技。T1 Ultra的发布、CW系列的进化、核心部件的突破,共同诠释了其核心战略:构建贯穿“减速机→关节→整机→场景”的“技术-商业”闭环生态。每一次硬件迭代,都力求同步转化为客户可感知的ROI(投资回报率)与公司可持续的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