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3月份,小米汽车首款产品SU7正式上市,目前累计交付量已超30万辆。此次小米汽车召回11.69万辆SU7,相当于交付量的约30%。 ]
“L2强制性国标里面有一个试验场景,几乎1:1复刻了‘3·29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但事实上通过这个场景并不难,可以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解决,只是过去车企没太重视。”近日,智驾行业资深人士徐飞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徐飞补充道,L2强制性国标中最难的场景是50cm纸箱子障碍物探测和响应能力的试验,这个场景高度依赖高性能激光雷达,“从我们的摸底测试看,目前市场上的车型,除了华为系的,基本上都过不了(试验要求)”。
近期智驾行业有两则大新闻。一是9月17日工信部网站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即上述“L2强制性国标”)的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二是两天后,9月19日小米汽车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总计116887辆。小米汽车此次召回原因与智驾相关,具体为召回车辆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去年3月份,小米汽车首款产品SU7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PRO长续航版售价24.59万元,MAX版29.99万元。该车于去年4月3日开启首批交付,目前累计交付量已超30万辆。此次小米汽车召回11.69万辆SU7,相当于交付量的约30%。
此前,多位智能驾驶行业内高管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L2强制性国标制定的工作组由华为牵头,参与者大部分是国内整车厂,催化标准加速制定的事件正是“3·29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这次交通事故把辅助驾驶功能的安全性讨论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市场呼吁更完善法规的出台,相关部门和高层对此也高度重视。
Bsports必一体育
今年3月底,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一高速公路遭遇严重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4月1日,小米公司回应称:“事故发生前,该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的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而驾驶员从当天晚10点44分25秒接管NOA,到26秒~28秒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时间仅在3秒以内。
记者注意到,L2强制性国标中有两个试验场景,与“3·29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发生时的场景高度相似,分别为7.4.7章节的“施工区域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和7.5.8章节的“B类道路环境施工区域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
“汽车并非简单的电子消费品,不能以对待电子消费品的方式来设计和制造。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因为汽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付出生命代价。”某自动驾驶领域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辅助驾驶事故发生后,行业更加关注如何降低接管率、提升极端场景的应对能力,多家车企强调打造“冗余式”智驾安全。
在正式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之前,L2强制性国标的草案就因实践难度太大,在智驾行业内引起了众多讨论。
有智驾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的L2强制性国标版本与草案相比,企业要通过的试验场景稍微有所放宽,但难度依旧非常大。
徐飞称,新版本删掉了一个也需要高度依赖激光雷达的场景,即夜间儿童横穿高速公路的场景,而且至少让入门级的“单车道”“多车道”L2级辅助驾驶能“生存”了。但即便如此,目前市面上的车型也只有华为系能通过所有试验场景。
中信证券近日也发布研报称,L2强制性国标将大幅提高L2准入难度,因为新规对智驾安全性提出更多要求。试验场景丰富,包含日间、夜间、逆光等条件;隧道、施工、路口等道路类型;目标种类多样:包含机动车、行人、摩托车、洒水车等异型车辆,水马和雪糕筒等临时障碍物;多目标交互:如车辆切入、前方紧急制动、遮挡物+路口行人穿行、多车道多障碍物等,集合了众多易发生事故的场景。未来,车企申报“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即熟知的“高速NOA”“城市NOA”时,需要在对应类型的道路通过数十项场地测试才可申报,否则不可声称具备L2功能。
不过,从实施时间来看,L2强制性国标还是给车企和智驾公司提供了一定过渡时期。国家标准网站显示,该标准拟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而且在标准实施以后,对于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满足标准全部要求的过渡期还有13个月;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过渡期则有25个月。
徐飞告诉记者,按当下的情况来看,依赖纯视觉的智驾方案将非常难通过新标准要求,连特斯拉HW3.0版本也不行。经过摸底测试,特斯拉HW4.0硬件在AP(基础辅助驾驶)和EAP(增强辅助驾驶)软件下也不能通过,但FSD 13版本可行,目前特斯拉FSD 13还是测试版,未推向市场。
记者注意到,L2强制性国标的试验开始距离基本设定在200米,对于头部车企当下纯视觉智驾方案来说,这个距离在理想条件下汽车可以探测,但如果遇到复杂环境,比如暴雨、大雾、夜间,纯视觉方案探测距离可能会显著降低,这时候则需要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来做安全冗余。
此次L2强制性国标的出台代表智驾行业监管趋严,整个行业也将因此迎来重塑。上述智驾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这并不是企业走应试教育道路就能通过的测试,而是真正考验整体能力的时候来了。
Bsports必一体育